中国男足在6月9日与印尼的关键战役失利后,正式宣告无缘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。《足球》报最新分析指出,现阶段国足整体实力持续下滑已是不争事实,但中国足球的重建计划正逐步展开。
青训体系初见成效
2022年启动的全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目前已举办至第四届,职业俱乐部梯队联赛也走过了三个年头。值得注意的是,09年龄段国少队在呼和浩特四国赛上先后击败沙特和澳大利亚队,其中5:2大胜袋鼠军团的比赛展现出了令人惊喜的进步。05年龄段国青距离世青赛资格仅一步之遥,08国少面对最终冠亚军球队仅以一球之差惜败。
历史遗留问题显现
当前的95年龄段主力球员,其青训基础要追溯到20余年前。数据显示,00和02年龄段国少连续两届缺席亚少赛决赛阶段,01年龄段国青也曾折戟亚青赛预选赛。这些历史欠账直接反映在现阶段国家队的竞技水平上。
教练团队面临挑战
虽然伊万科维奇需要为此次失利承担相应责任,但专家普遍认为,以目前国足实力冲击世界杯本就希望渺茫。选帅工作亟待系统化改革,包括选拔标准、薪资体系等关键环节都需要建立长效机制。
管理体系持续优化
自去年起,各级国字号队伍的管理架构已进行全面调整。U22国家队表现稳步提升,各年龄段队伍精神面貌显著改善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18强赛期间,国家层面首次召开了足球振兴专题会议并推出系列创新举措。
业内人士强调,足球运动的发展规律决定了其需要长期投入。避免急功近利的政策摇摆尤为重要,保持青训体系的持续建设才是根本出路。虽然短期内难以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,但中国足球正朝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前进。
下一篇:返回列表